双重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双重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目的:加强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血浆置换双重滤过法。结果:取得了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从体内明显的清除效果。结论:通过常规的护理与血浆置换双重滤过法相接合的方法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危象。
关键词: 血浆置换双重滤过法 重症肌无力危象 护理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重症肌无力危象是病情突然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临床上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横纹肌无力、吞咽和咳痰困难、语声低微甚至不能出声、呼吸困难,甚至最后呼吸完全停止等症状。我科应用血浆置换双重滤过法[2]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主要通过体外循环经过特殊的血浆置换装置将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从体内清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9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双重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7~78岁。均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语声低微甚至不能出声。
1.2 治疗方法 采用日本旭化成IQ血浆置换机,血浆分离器OP-08,血浆成分分离器AC-1730.AC-1740.EC-40,血流量为60~100ml/min,置换液为生理盐水、1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1000ml;每次血浆置换的时间2~3小时,置换血浆量为1~2个血浆容量,每次置换的血浆量为2~4L血浆容量的估计可根据此公式来计算:患者血浆容量=[0.065×体重(kg)]×[1-Hct],Hct为红细胞压积; 废弃血浆为300~500ml,每例血浆置换1~3次。
2 护理
2.1 血浆置换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血浆置换是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之一,为有创性治疗,可引起低血压、溶血、管路过敏等并发症,而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心理负担重,在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所需时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1.2 物品的准备 根据医嘱准备血浆置换仪及一次性配套血路器材、生理盐水、1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和血浆穿刺用品。另备吸痰器、氧气、呼吸机必要时使用。
2.1.3 血管状况的评估 治疗前先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评估,血管条件好的患者采用临时穿刺,一般选用位置表浅的桡动脉、足背动脉。需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议医生在行血浆置换前行股静脉置管,减少穿刺时造成的痛苦,也可避免因血流不足影响疗效。
2.2 血浆置换过程的护理
2.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按操作规程连接好各种管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IQ系统血浆置换机是全自动的各部分感应性强,机器自动预冲时,不得随意调整触动预冲袋,挂钩和机器各个部位。根据医嘱设定各项参数,必须两个人复核,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体外循环建立后,在分浆前必须先血液循环10~15分钟,再逐渐分离血浆,防止发生溶血。治疗中将屏幕调为观察画面,不在观察画面时,手不能随意触摸开关,以免启动触摸开关,造成操作失误。
2.2.2 严密观察 在血浆置换过程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血压平稳,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口唇及四肢麻木、抽搐,血液管路及血浆分离系统凝血情况等,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调整抗凝剂的使用;遵医嘱吸痰、给氧、必要时上呼吸机。做完血浆置换的患者,我们一般观察一小时后送回病房。
2.2.3 密切观察跨膜压和静脉压 跨膜压超过40mmHg时,首先检查血液通道是否通畅,如静脉回流通常,可隔30分钟夹住引血端,用生理盐水100~150ml冲洗血浆分离器,保证血路通畅,观察滤出的血浆的颜色,判断是否溶血,减慢血流速度或适量增加抗凝剂,以降低跨膜压,防止溶血、凝血、破膜。
2.2.4 抗凝剂的使用与术后穿刺点的护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长期使用激素,血管脆性大,使用肝素钠时不宜过大,比普通血液透析的患者的用量要小。治疗结束后动脉、静脉穿刺部位采用自制纱布转,点式压迫止血2小时,防止出血。
2.2.5 并发症的预防 血浆置换需要输入白蛋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过敏反应和低钙引起抽搐,预防措施:血浆置换前地塞米松5mg静推,因此本组病人无1例并发症。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明显升高,封闭或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影响信息传递,从而导致肌肉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凶猛若不采取积极措施,常常会危及生命。血浆置换治疗此病,主要是清除患者血浆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尽快降低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滴度,使病情明显缓解。